平媒

泸州日报社:融合促党报发展上新台阶

时间:2018-05-23 02:30:29 来源:本站  点击:11134次
    原标题:融合促党报发展上新台阶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党报要顺应时代发展,围绕内容、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党报从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发展的快速转型。
    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的《泸州日报》在融合大势下,日益凸显纸质媒体的局限性。比如,优质新闻生产量、新媒体驾驭技能、平台经营能力仍然面临很大挑战。《泸州日报》全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后,两报一网以及各新媒体同质化问题凸显,有新瓶装旧酒的问题;虽实现了全平台发布,但全媒体生产、全天候采编的工作机制并不完善,新媒体数据分析评估较为粗线条,促进融合力度弱;部分采编人员技能单一,内容生产原创能力降低。
    寻根溯源 探究困境原因
    近年来,虽然泸州日报社在转型融合大背景下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困扰发展的因素仍然突出。
    一方面,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独占地位不复存在,同时,自媒体的劣质内容与高阅读量共存,让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逐渐失去专业新闻生产的定力,反过来影响权威媒体生产的质量。据此前新闻源数据分析显示,泸州传统媒体生产原创信息的比例占80%以上,但这些原创内容被大量并不生产内容、靠剽窃和“洗稿“为生的传播渠道抢占了公众的眼球,而真正的内容生产者和大部分成本承担者却是传统媒体,成为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面临着“渠道失灵“和“渠道中断“的危机,带来的是内容资产直接变现的通路和规模已经并将继续受到严重挤压。而内容仅仅作为价值变现的一个环节,与其他环节协同配合,从而最终获得盈利,则越来越成为今天和未来内容产业价值变现的主流模式。
    同时,传统媒体日益严重的“齐唱式“表达使媒体的个性日益消失。“谁还看报纸?“这一问题随时困扰着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这个问题并非不能回答。首先,报纸读者群在减少,但不等于阅读群体在消失;其次,与报业黄金期相比,一些报纸内容质量确实在下降;再次,关键时刻,“还得信报纸“的功能并没有变,经过专业采访、严格核实、细致审查的内容,与泥沙俱下的“先散布后核实“的网络新闻有着天壤之别。
    审时度势 坚定融合发展
    泸州日报社立足报情、市情、社情,聚焦融合的关键,抓住融合的“牛鼻子“,找准融合的着力点,着力围绕内容、技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
    坚持党媒姓党,夯实内容为王。党媒姓党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也是我们新闻事业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最重要保障。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无论技术如何演化,内容生产始终是第一位的,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党报的优势是权威、专业,这一优势在新媒体领域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大事要事,党报不仅必须发声,还要首先发声。民生小事,党报要有担当,要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认真剖析泸州日报社融合传播效果,瓶颈始终在传统模式生产内容向融媒体形式转化“惊人一跃“这个环节。 从2017年报社传播的10万+以上内容分析,凭借权威来源、第一时间发布、重大社会关切获得高阅读量的较多,通过互动、深度融合的并不多。2018年,该社新媒体产品开始在原生H5上有所突破,酒博会期间,《泸州欢迎您!》以写情书的方式介绍泸州,刷屏朋友圈,获得31万阅读量。    泸州两会、川南自贸区一周年的系列H5也令人耳目一新。
    实践再次证明,媒体融合始终要保持优质内容生产定力,让优质内容与优势端口结合,让媒体产业在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壮大,占领舆论制高点,让主流价值在更多的平台上唱响,切实发挥党报“压舱石““主心骨“的作用。
    在平台建设上,泸州日报社注重与央媒和省媒进行合作学习,与人民日报社签署了《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入驻合作协议》,与新华社签署了现场云合作协议,与四川日报社签署了党报党端战略合作协议等,借力大平台加快融合步伐,实现互惠共赢。在与新华社合作中,引进了现场云,购置了无人机、视频编辑平台,直播成为重大活动的标配,H5、虚拟现实全景航拍等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当然,全媒体布局必然会触及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整合,而重构采编发布网络,再造采编发布流程,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难点。为此,泸州日报社在加强中央控制、重构采编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再造,完善绩效考核,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专门制定了新媒体考核办法,激励全媒体联动、快平台供稿、多平台协作。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软就是以分配政策倾斜鼓励向新媒体供稿,硬就是做出硬性规定,重大题材指令采访、突发事件应急采访、焦点热点策划采访,到场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向新媒体供稿,否则扣分处罚。
    注入动力 加快人才培养
    媒体融合,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人才。目前,传统媒体能采编、摄影摄像、出镜主播、制作新媒体产品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泸州日报社将“坚持人才工作创新“作为“一号工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吸引、选拔和培养人才。
     聚焦人才短板,落脚柔性引进人才。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体内容的生产、制作、设计、发布、传播等各环节不断变化,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很多是传统媒体人才队伍缺乏的,如数字开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人才。从媒体融合发展人才需求实际出发,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补齐媒体融合发展专业人才短板,逐步形成一支由记者、编辑、策划者、程序员等构成的多元人才队伍,可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原有人才队伍结构。泸州日报社实施柔性引进,创造条件邀请在报社短期工作参与重点项目或异地参与工作的人员,按其工作所在地的标准支付报酬。对引进硕士、博士以及高级职称人才,按照泸州市地方新政办理。
    紧盯人才培养,做足全员转型文章。注重强化员工互联网思维意识、全媒体传播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加强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既解决“本领恐慌“,又不断促进员工能力转型升级,使员工成为同时拥有多项技能的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全媒体经营人才。另外,突出专业人才、创新人才、营销人才的作用和地位,优先安排优秀人才外出学习培训。
    就总体而言,经济进入新常态,媒体发展步入新生态。融合和转型是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以泸州日报社为代表的地方党报在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做大做强主流媒体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保了媒体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系泸州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服务热线:010-5713-33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7号7号楼3层303

Copyright©2014-2016 Peopleonline.c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7757号-1  网站建设:北京易网络